教育心理學ch3 人格、性別、社會、及道德發展
人格的發展:Erik Erikson艾力克遜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
Erikson強調兒童所處的社會環境之重要性(境教),其重點在於健康的自我概念發展,而個體在發展上遇到危機並解決危機時,才能再向前邁進一步,但多數的人無法完全地解決危機,終其一生也許仍在羞怯懷疑中努力。
其心理社會化發展階段(八大階段),每個階段有一項心理衝突的主題,主要是個體必須適應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所致。
一、信任與不信任:出生到一歲,最重要的人是母親或主要的撫養者,嬰兒必需培養出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感。
二、自主行動與羞怯懷疑:一到三歲,重要的是父母應鼓勵幼兒嘗試,及提供給幼兒獨立的機會。過度保護會導致與外界接觸時,產生懷疑與不確定感。
三、自動自發與退縮內疚:三到六歲,兒童開始培養出自主意識,此時他們必須
探索他們是什麼人,這時通當是認同父親的結果,試
著跟父母親一樣。
四、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:六到十二歲,兒童就讀國小的年紀,此時對兒童來說,
獲得別人認定自己的身份與認同感是為重要的。能不
能成功的解決此階段的必理衝突,大部份決定於學校
與教師如何回應他們所做的努力。
五、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:青少年時期,強烈的自我意識與模糊的自我概念之間
的衝突。一方面有尋求認同感的需求,另一方面是如
此做時涉及的困難。
六、友愛親密與孤獨疏離:反應大多數成年人與別人建立起親密關係,成功發展
者能理解愛是無私的。(相對於孤立)
七、生產創造與頹廢遲滯:個體必須負起的責任。(社會、工作、扶養後代)
八、圓滿無憾與悲觀絕望:一方面指面臨死亡的不可避免性,另一方面察覺生命
有其意義。
心得:
Erikson的論點是階段式的,但其實經過自己的思考後發現,在某些心理衝突的方面,可能終生都存在著,例如:尋求自主的需求與維持依賴的惰性之間的衝突,在嬰兒期後還會繼續存在,至少我目前是如此。至於信任別人的需求與不信任的傾向,對於我來說,我也覺得會一輩子存在。
另外在四、氣質的部份,我覺得自己是難養型的嬰兒,且完全被說中是很容易被激怒,(這也是自己的父母親說過的),但幸好自己的父母親用全然的愛與無比的耐心,讓我走到了現在,也可以經由教育的過程,讓自己懂得反思,思考自己的行為,並予以改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