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

比較教育法研習後感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比較教育法研習後感    

    比較教育研究法,究竟是一種方法論,還是研究的工具?這是這次研討會下來,讓我最困惑的一點,比較教育法中,讓人動心的層面是為何而戰?為何而比較?這也是洪雯柔老師一開始問我們的一句話。為什麼要比較?比較的目的是什麼?其實,唸了研究所一直到現在,讓我感受最深刻的事,就是腦袋不斷的在動,不斷的在運轉,不斷的在思考,研究,是訓練自己不斷思考的一把鑰匙,帶著我們想得更周全、更深入、更多元。他山之石可攻錯,了解了別的國家、別的文化與自己的不同,並以此借鏡,從各國各方面多面向的了解,更可以反思自身,予以啟發。又或許是比較是否相同,或是相異,而相同點為何是相同的?是因為這樣的方式對大家都是優勢嗎?

    「化熟悉為陌生」making familiar strange, 「化陌生為熟悉」making strange familiar這是比較教育的理想圭臬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意識,有些甚至是潛在的,所以如何客觀,並跳脫自身的框架以進行比較,且比較的意義為何,啟發為何?教授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:就我國的教育而言,都是以美國為依歸,然而,就一般的觀念而言,先進國家才值得我們學習嗎?非洲國家值得學習嗎?而我們學習美國的學制是好的嗎?明明場域不同,為什麼要學習美國的教育方式?例如:建構式數學在臺灣提倡的原因,是因為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學會思考,也能學會分析與理解,而不只是接受填鴉式的教育,我們的教育部是好意,但往下施行到實際教學現場卻衍生了很多的弊病,與教學上的困難。這也是比較教育研究所關注的部份。

    比較,必需對各國狀況有所了解,才能就分析資訊與data做比較研究與分析。教授並說明了看別的國家時,應打破文化框架,才能深入並客觀的了解自身與他人的異同。比較教育的研究目的其實是為了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,但最終是為了世界的改善而努力。然而比較教育也有其限制,以大結構大脈落為前提下,比較教育通常是跨文化、跨國的,用以挑戰你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。如果是同一國之內的,通常只能稱作區域研究。

    另外,在比較教育方法的應用上,教授提及要避免「金髮小女孩效應」,「這湯太燙,這湯剛剛好,這湯太冷」因為不是每一個主題,都要分出高下優劣,且因關注的主題往往是跨國的,所以應更加謹慎的入境而隨俗的眼光來看待,心態更不是批評,應是客觀而敏銳的。

    從之前的批判論述分析CDA,到上禮拜六的比較教育,感謝陳麗華教授給予我們機會,參與這樣多元的研習,使我們眼界大開,且讓我明白比較教育的方法,不如我開始時,想得這麼狹隘,比較教育是一種對照,使現況可以更好,且促進反思的一種方式。

  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